再看上图,标准杠铃片重量,红色25KG,蓝色20KG,国际标准的奥杠重20KG,也就是说,图中吕小军举起的重量是25*8+20*4+20=300KG。

跪拜奥运冠军以及世界纪录保持者。

当然,除了力量,举重运动员经常被人忽略技术问题,不过吕小军的技术几乎没有瑕疵,蹲起过程中上身保持绝对的竖直,动作柔韧协调,专为力量举强迫症患者提供。吕小军的深蹲训练视频,已经被当作国外健身界的教学视频。

但这并不是最恐怖的地方,最恐怖的在于,我们即使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和他做相同的训练,也达不到他的高度。

一个职业运动员,能拿到奥运会金牌,站在世界之巅,不能说只是凭借努力,天赋也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而吕小军的天赋,就在于他的身材比例:大腿粗小腿细、大腿短躯干长,这在举重界,堪称完美。而且他胸宽背厚,体脂含量低,这些都让他可以在职业赛场远超他人。职业赛场之外,在健身界,上述指标同样适用。所以吕小军在国外有着超高人气,并拥有自己的粉丝团。

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个完美的肉体:

还有平日里不经意流露出的小傲娇~不得不说,这种平淡的语气中,暗藏着舍我其谁的霸气......

力量型的说过,我们再说说技术型的。有没有看似很简单实则难的要命的项目?

蹦床绝对算一个。

何雯娜

关于蹦床有一个特殊的规则,就是比赛场馆的天花板,至少要定到8米高。因为对于蹦床的职业选手来说,一般的高度会达到6米。6米是啥概念呢,两层楼,这对技术要求极高,稍差一些的人,蹦到天上去,摔倒地板上。

职业运动员要在空中做一个优雅的转身四翻,每次在空中保持两米左右,这样高度很有可能达到8米。恐高症患,可能玩不了蹦床。

但不巧的是,我们的蹦床奥运会冠军何雯娜,刚好就是一个恐高症患者。

所以她在克服心理上的难关时,还要在眩晕、恶心的情况下,做到下面几点:

1、除了双脚,身体上任何一个部位都不能触网、弹簧、护垫、蹦床框架或安全台部位,(包括手、膝盖)

2、不能出现直体跳;

3、不能重复做一套动作

4、要连续完成一整套高难技术动作,包括前空翻、后空翻、侧空翻、前空翻接侧空翻、后空翻接侧空翻。

玩过蹦床的人可能知道,上床容易下床难,我们一旦停止了跳跃,基本就只能爬出蹦床区域。因为有压力才有弹力,压力越大,弹力越大,弹的越高,冲力越大,冲力越大,压力越大,如此一个循环,也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从蹦床玩完下来后,经常觉得身体失去知觉,头晕目眩。

再加上自身的恐高症,蹦床这项运动,对于何雯娜来说,本来就比其他人面临更多的阻碍,

但最后,何雯娜却获得了奥运会冠军。其中过程的艰辛,我们未必能知道,但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骨子里带着刚强的姑娘,从来没有认输过,就像当年其他省来何雯娜所在的福建省体工队挑选队员时一样,没人看中的何雯娜只有浙江队的教练选了她,次年的亚运会,代表浙江队闯进前八,成绩远超被要走的那些队员。多年来,她面临着一次又一次大赛机会的错失,却在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便获得冠军。而在获得奥运会冠军之后,又能沉下心来,克服满身的病痛潜心训练,只为入选征战奥运会的名单。

所以说,能站到行业顶端的人,都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之折磨,不管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

这种例子举不胜举,比如拳王邹市明。

邹市明

先说说邹市明做为一名职业选手有多强,我们都知道他强,然而强到什么程度呢?把他和普通人比可能显得有些欺负人,那就和武打明星樊少皇比一下。虽是影视明星,但樊少皇是真正从13岁开始习武的,影视剧中也都是自己真材实料地上,他的身体条件十分出众,拳法刚猛,雷霆万钧。有一次综艺节目,他和另一位荧幕硬汉陈国坤共同挑战邹市明,两人打一个,只擦到了邹市明一拳,而且邹市明还不能还手,不能还手......

其次就是严格的自我要求。日常饮食刻苦训练就不说了,只说赛前脱水减重,邹市明曾经说过,自己曾多次进行主动性脱水,因为哪怕仅仅超过 0.01 公斤,都会被严格无情地拒绝在拳击台之外。为了抵制身体的饥渴,他们拳击运动员发明了“冰块止渴法”:一块剔透晶莹的冰块含在嘴里,慢慢融化,嘴里会保持一点儿湿润的感觉,一块可以含好久。因为脱水给人带来的痛苦实在难以忍受,这就等于在高温下连续骑上三小时自行车或者高温下绕着操场小跑二十圈,中途不许补水。而我们平时跑个800或1000就会口渴难耐,这种折磨,是一般人绝对忍受不了的,就更不要说脱完水,还要去参加激烈的比赛了。

至于日常的训练就不必多说,凌晨四点钟的城市,伴随着他职业生涯的每一天。

而伤病,也几乎伴随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从跟腱到腰肌,无处不在;2014年,邹市明面对泰国选手坤比七,比赛进行到第八回合,邹市明的眉骨被打破,鲜血直流,眼睛肿成血馒头,同年6月,为了备战与哥伦比亚选手德拉罗萨的比赛,邹市明被比自己大两三个级别的陪练一记90公斤的重拳击中太阳穴,视力严重受损,被迫害妄想症的同学可以想象一下自己被甩过来的铅球击中了眼眶......

或许,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职业运动员的恐怖之处,那就是:鬼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

*本文首发于知乎,关注安踏机构号,知道更多安踏知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