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我完整看过他们打球的国手级锋线里,从早年的李楠,到王仕鹏朱芳雨,再到周鹏,翟晓川,阿布都沙拉木。我就发现,这些人实力如何另说,但主要打法基本都是无球的空切和投射,持球的任务一般还是得交给场上的控卫。

看过NBA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一个有持球,能组织和自主进攻的锋线,对一个球队的上限提升是作用很大的,此外,锋线多一个持球点的话,进攻端的选择会更多,中国男篮此前一直怕的全场紧逼的威慑力也会下降一些。那既然这种球员的作用有目共睹,那为什么别说国家队,哪怕在CBA我都很少能见到这么打球的中国球员呢?是因为国内球员能力有限,还是培养理念的问题,亦或是有其他的原因?